看到杨妃的神色开始松动,李恪将自己在益州想做的事说了出来。
“母妃,儿臣去到益州,总领军政事务,能得到很多自主权。”
“儿臣最近又收服了两名大将,其中一人是裴行俭,另外一人叫高侃,身手也十分了得。”
裴行俭出身世家大族,杨妃自然认识。
可高侃她从未曾听过。
杨妃好奇的问:“恪儿,高侃是哪个家族的?”
“高侃出身渤海高氏,其父名叫高佑,在前朝曾官至左散骑常侍。”
“儿臣见识过他的武艺,身手不凡,忠肝义胆。”
“有他二人相助,儿臣在益州定能如虎添翼。”
“母妃,这只是儿臣的想法,若是将来并不是李泰登位,儿臣便不去争。”
“经营好益州,也是我们母子三人的退路,您不为自己想,也得为六弟着想。”
杨妃生了李恪和李愔两子,李愔比他小了3岁。
听到李恪提到另外一个儿子,杨妃神色更加凝重。
是啊,她幸得上天垂怜,入宫成了李世民的后妃。
为李世民生下两个孩子,她不怕死,可她的孩子是无辜的。
杨妃沉默了一会,再次看向李恪时,神情坚定。
“恪儿,母妃同意了。”
“你有什么需要,只要母妃能办到,一定尽力帮你。”
杨妃生的十分漂亮,身为后宫的宠妃,自然也有自己的眼线。
做为前朝公主,能成为四妃之一,除了美貌,杨妃也有手段。
在李世民的后宫,长孙皇后仁厚大度,对所有后妃一视同仁。
杨妃在宫里明哲保身,没有使用任何手段对付别人,但这不代表她就是个傻白甜。
李恪嘻嘻一笑,将袖子里的菜谱递给杨妃。
“母妃,儿臣想登上皇位,当然得自己去争取,哪能让您涉险。”
“这是儿臣整理出来的一些菜式,都是您以前没有尝过的。”
“儿臣也将会做这些菜的厨子带了进宫,您就好好享受生活吧。”
杨妃接过菜谱,看了几眼,果然全是她没有吃过的菜。
“恪儿,你什么时候喜欢研究做菜了?”杨妃不禁有些好奇。
李恪开玩笑的说:“母妃,儿臣从小就是个吃货,再说您的厨艺了得,我开府后,总觉得府里的厨子做菜少了些味道。”
“于是儿臣闲来无事,到长安的各个酒楼去吃饭,再结合自己的一些见解,弄出了这些个菜谱。”
“如果父皇喜欢这些菜,以后多在您宫里留宿,那就更好了,毕竟是母凭子贵,对吧。”
杨妃一听乐了:“你这孩子,居然调侃起我来了。”
“母妃我已经不年轻了,对恩宠这种事,早就看淡。如今只希望你们兄弟二人,平平安安的。”
李恪连忙哄她:“母妃,您才30多岁,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呢。”
“如果和您走在街上,不认识的人,只会以为咱们是姐弟,哪能想到是母子呢。”
杨妃被儿子逗得哈哈大笑。
李恪其实也没有夸张,杨妃天生丽质,虽然生了两个儿子,可依然保养的很好。
李世民隔三岔五会来她宫里过夜,因此连带着对李恪也十分喜爱。
在李恪看来,只要杨妃搞定李世民,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,毕竟母凭子贵。
陪杨妃用完午膳,李恪起身告退,哪怕是自己生母,也不好在后宫多做逗留。
“母妃,那孩儿就先告退了。”
“去忙你的事吧。”杨妃掩嘴轻笑,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。
李恪心中一暖,母妃的支持,是他最大的动力。